傳統化療藥物存在諸多難題,如化療副作用、機體對于化療藥物的清除等等。為了解決這些難題,通常將藥物進行修飾或者采用修飾過的納米材料荷載藥物降低副作用、增加藥物循環時間。這種策略的缺點在于機體難以清除外來的非天然材料,導致另一種形式的副作用產生。目前臨床能夠應用的納米制劑抗腫瘤藥物少之又少。近兩年來,基于納米仿生材料技術的研究有望改變這一現狀,即通過使用機體本身的細胞成分來構建納米仿生載藥體系,可逃避機體自身監視系統的吞噬,從而大大增加藥物在體內的循環時間。
文3-1.jpg
近日,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趙興中、劉威教授團隊與口腔醫學院的張文峰、孫志軍教授團隊合作,在早期采用紅細胞膜、癌細胞膜構建納米仿生抗腫瘤材料的基礎上,通過采集同源小鼠血液中血小板制成納米級別的細胞膜,與此同時,通過將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的具有超順磁性及光敏感性的氧化鐵納米顆粒包裹于內,達到磁靶向、磁共振成像以及光熱治療的效果。動物實驗已經證明單純的光熱治療即可明顯減小腫瘤大小,同時不引起機體對于納米材料的清除。
文3-2.jpg
文3-3.jpg
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并被選為當期封面,劉威教授和孫志軍教授是共同通訊作者,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博士研究生饒浪和博士后卜琳琳。
該論文作者為:Lang Rao, Lin-Lin Bu, Qian-Fang Meng, Bo Cai, Wei-Wei Deng, Andrew Li, Kaiyang Li, Shi-Shang Guo, Wen-Feng Zhang, Wei Liu, Zhi-Jun Sun, Xing-Zhong Zhao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找試劑”的所有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找試劑所有。如需轉載請與4008-955-95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 載使用時須 注明來源“找試劑”,違反者本網將追究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3.本網評論版權中各網友的評論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的觀點或立場。2019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23家化工企業14家醫藥企業上榜!(附完整榜單)
2019-08-02 14:03:04西隴集團成員——上海西隴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精彩亮相BCEIA 2015
2019-08-01 15:44:06找試劑網 zhaosh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危化品生產經營許可證:滬(普)應急管危經許[2021]205431(F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