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雨夜,一個女生窩在宿舍里看書,心里卻一直在想“他怎么還沒打電話過來?”……突然,好像聽到充電中的手機震動了一下,但轉眼看過去的時候,它還是老老實實的黑著屏……
每天下班回家都會路過一個“歌舞升平”的廣場,早已習慣了那“最開懷的歌聲”。有天下雨了,沒有一個大爺大媽來跳舞。看著空蕩蕩的廣場,耳邊難道不會響起那熟悉的旋律?
這些出現“幻覺”情況幾乎人人都會遇到,也沒什么大不了。我們腦中的“現實世界”,是現實世界作用于感官而在頭腦中產生的認識,如果認識出了點問題,沒有相應的客觀刺激就出現了知覺體驗,幻覺就產生了(這和錯覺還不一樣,具體可自行上網搜索)。正因為如此,300多年前,大名鼎鼎的哲學家勒內?笛卡爾(對,就是發明平面直角坐標系和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的那位)就提出了一個非常燒腦的問題:如果我們的感覺不能總是被信任,那如何區別幻覺和現實呢?
討論這一問題的哲學著作可以說是汗牛充棟(此處略去一萬字……),但科學往往才是最簡潔的答案。美國耶魯大學一項發表在Science 上的研究表明,我們可以區分幻覺和現實,是因為人腦中有一種檢查機制,評估感知輸入和腦中的期望與信念,以保證時刻處于現實視角。當這種內部檢查失效時,人就會產生幻覺。這一發現為更好地治療精神分裂癥和其他精神疾病指明了方向。
沒有參與該項研究的渥太華大學神經學家Georg Northoff贊賞這一發現意義重大,它向最終發現幻覺產生機制和與之相關的腦區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早在19世紀90年代耶魯大學就開展過這樣的實驗,研究者讓被試者們看一張圖片,并播放音樂。當音樂停下,被試者們看著圖片,仍然覺得“聽”到了之前那段音樂。本項研究論文的通訊作者、耶魯大學精神病學專家Philip Corlett博士稱,這些例子表明,當人腦對外部世界的期望和信念強于從現實世界獲得的感官證據時,幻覺就會發生。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研究團隊決定將耶魯的那個實驗在四個不同的群體身上重復一遍。這四組人分別是健康人、沒有幻聽的精神疾病患者、有幻聽癥狀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自述經常幻聽但未尋求醫學治療的人。
研究者先給被試者們看一張棋盤的圖片,同時播放一段1千赫茲、1秒長的聲音,這樣被試者就會把二者聯系在一起,看到圖片就會產生對聲音的期待。之后測試開始,在播放棋盤圖片的同時,科學家會不定時地改變聲音的強度甚至有時完全關掉。被試者們被要求如果聽到聲音就按一次按鈕,而且如果越自信沒有產生幻覺,按按鈕的壓力就要越大。研究人員同時利用磁共振成像來記錄被試者們做選擇時的腦活動狀況。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找試劑”的所有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找試劑所有。如需轉載請與4008-955-95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 載使用時須 注明來源“找試劑”,違反者本網將追究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3.本網評論版權中各網友的評論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的觀點或立場。2019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23家化工企業14家醫藥企業上榜!(附完整榜單)
2019-08-02 14:03:04西隴集團成員——上海西隴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精彩亮相BCEIA 2015
2019-08-01 15:44:06找試劑網 zhaosh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危化品生產經營許可證:滬(普)應急管危經許[2021]205431(F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