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和新能源時代,清潔高效的電化學儲能賦予當今社會能量和生命,同時對儲能器件的快充能力和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級電容器和鋰離子電池是目前兩種廣泛應用的電能存儲器件。鋰離子電池提供高能量密度,但功率密度較低且使用壽命不長。傳統基于碳材料的超級電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和超長的使用壽命,卻受限于較低的能量密度和昂貴的價格。近年來通過(類)電池材料和(類)電容器材料分別作為兩極組裝得到的離子電容器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該器件能夠很好地結合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優點,既具備較高能量密度,同時還保持高倍率、長使用壽命的特點。此外,使用鈉來取代儲量有限且分布不均,使用價格昂貴的鋰來制備鈉離子電容器可有效地降低離子電容器的價格,有利于大規模的儲能應用。然而,與鋰離子儲能器件相比,缺乏高性能的電化學儲鈉材料成為制約鈉離子電容器發展的關鍵因素。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盧云峰(Yunfeng Lu)教授(點擊查看介紹)課題組在ACS Nano雜志上發表文章,報道了一種介孔單晶二氧化鈦/石墨烯(MWTOG)復合材料,具有快速穩定的電化學儲鈉性能。他們以該材料作為負極,商業化的活性炭作為正極,實現了具有較高能量/功率密度和長循環壽命的鈉離子電容器。
作為最早研究鈉離子電容器的課題組之一,他們在2012年就與UCLA的超級電容器專家Bruce Dunn教授合作,開發了一種五氧化二釩/碳納米管復合鈉離子的電容器負極(ACS Nano, 2012, DOI: 10.1021/nn300920e)。在前期材料合成的基礎上(Nano Energy, 2017, DOI: 10.1016/j.nanoen.2017.03.003),該工作利用微波溶劑熱反應一步法制備得到新型的二氧化鈦-石墨烯復合材料作為鈉離子電容器負極材料。該復合材料的微米級單晶二氧化鈦顆粒是由超小納米晶粒按一定取向堆積而成,并牢固附著在石墨烯基底上。
介孔單晶二氧化鈦-石墨烯復合材料的結構表征。圖片來源:ACS Nano
在該復合材料中,納米晶體堆砌間隙形成的介孔促進電解液浸潤電極,為鈉離子傳輸提供快速的通道,與此同時,石墨烯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電子導電率并提升了結構穩定性,兩者的協同作用保證了鈉離子通過電化學過程在二氧化鈦中快速地嵌入和脫出。在5 C的恒電流充放電過程中(1 C = 335 mA?g-1)表現出非常小的電化學過電位(0.19 V),同時體現了電化學反應過程的高度可逆性。通過優化石墨烯含量,該材料還可實現高儲鈉容量(5 C下為126 mAh?g-1)、高倍率性能(20 C,約一分鐘充電/放電)和長循環壽命(18000圈無明顯衰減)。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找試劑”的所有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找試劑所有。如需轉載請與4008-955-95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 載使用時須 注明來源“找試劑”,違反者本網將追究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3.本網評論版權中各網友的評論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的觀點或立場。2019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23家化工企業14家醫藥企業上榜!(附完整榜單)
2019-08-02 14:03:04西隴集團成員——上海西隴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精彩亮相BCEIA 2015
2019-08-01 15:44:06找試劑網 zhaosh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危化品生產經營許可證:滬(普)應急管危經許[2021]205431(F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