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能,如高比表面積、可壓縮性、聲波控制、光學衍射和散射、同時具有固相和液相的力學性質等,其應用涵蓋了材料科學、海洋工程、環境科學、生物醫藥、化學工程、食品生產及微電子學等方面,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873年,比利時科學家Plateau開創了泡沫物理學。從那之后,人們開始對泡沫世界展開深入的探索。百余年來,研究者對于泡沫的結構規律和演變過程已經形成了比較系統的認識,但是對于泡沫演變的調控卻一直是巨大的挑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泡沫世界中存在著一套類似叢林法則的“弱肉強食”現象:大小不同的氣泡在奧斯瓦爾德機制的影響下,會呈現出“大的越大,小的越小”的現象。因此,對其結構演化的有效調控成為泡沫研究領域百余年來的一個難題。
然而,泡沫世界的這一“叢林法則”即將被科學家打破。中科院化學所的宋延林(點擊查看介紹)課題組發現了一種巧妙的方法,能夠對二維泡沫演變模式進行調控,將泡沫世界的“弱肉強食”調控為一種“限富濟貧”的新機制,并以此為基礎發展出一種全新概念的納米印刷術,也為其他類似體系演變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發現,當固體表面不平滑時,在具有微米結構的情況下(圖1a),氣泡在生長過程中會與這些微米結構發生相互作用從而產生形變,使氣泡的曲率半徑不再隨體積的增大而持續增大,反而可能出現逐漸減小的情形(圖1b)。曲率半徑變小意味著氣泡的長大能力變弱,即大氣泡不再具有吞并小氣泡的能力,從而限制了其持續增長,維持小氣泡的長久存在,實現了泡沫體系中“限富濟貧”的均一圖案化(圖1d)。基于上述機制,通過設計微米結構的幾何性質,就可以選擇性控制不同區域氣泡的表面曲率,從而控制泡沫的演變過程及演化方向,實現泡沫的多種圖案化(圖1e-f)。
這些圖案化的二維氣泡為高精度印刷組裝功能材料提供了新思路。通過將功能材料(如納米顆粒、導電聚合物等)加入溶液中,隨著液體的蒸發,功能材料就會在氣泡邊界處進行組裝,形成高精度的網格圖案,從而實現在透明電極等光電器件上的應用
這種通過微模板控制二維泡沫演變的新模式,改變了百年來科學界對于泡沫演化難以操控的局面,實現了以陣列化氣泡為模板“印刷”功能材料,進而制備納米尺度的高精度圖案等功能,是印刷技術在前沿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也為其它類似體系的演變過程控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找試劑”的所有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找試劑所有。如需轉載請與4008-955-95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 載使用時須 注明來源“找試劑”,違反者本網將追究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3.本網評論版權中各網友的評論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的觀點或立場。2019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23家化工企業14家醫藥企業上榜?。ǜ酵暾駟危?/a>
2019-08-02 14:03:04西隴集團成員——上海西隴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精彩亮相BCEIA 2015
2019-08-01 15:44:06找試劑網 zhaosh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飞a經營許可證:滬(普)應急管危經許[2021]205431(FYS)